膠東在線2月26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 新冠肺炎改變了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出現了史上最長春節,也嚴重影響了就醫行為,大多輕中癥患者放棄或延遲了就醫,大部分就診者是危重癥或者惡性腫瘤病人,這些改變有喜有憂,喜的是很多輕癥患者自愈了,節約了大量醫療資源,憂的是部分患者也采取觀望或者模糊態度貽誤了就診。“我們節后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是惡性腫瘤患者,其中很大一部是黃疸病人,當然因為是外科,接診的以梗阻性黃疸手術患者為主,這些病人一部分是節前等待手術的病人,一部分是對病情不認識或者不重視延遲了就診的病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沒有見到專科醫生。 ”煙臺毓璜頂醫院肝膽外科黃慶先博士為焦慮和困惑中的黃疸患者及其家屬答疑解惑。
展開講述之前我們先看看黃疸什么樣,有圖有真相:

下圖,正常膽紅素的代謝過程:

看不懂?那就不那么辛苦吧。后面我會非常不專業的畫兩個草圖有助于有興趣的朋友理解。
今天這個話題的目的是為了有助于如何正確判斷黃疸,如何準確就醫的問題,少走彎路,希望在最早的時間,見到最合適的醫生,接受最精準的治療。
我們今天講的黃疸指的是病理學上的黃疸,排除諸如食用桔子等黃色食品引起的手足皮膚發黃,病理性黃疸一般是由于內外科疾病等導致的體內膽紅素過高而出現的全身皮膚、鞏膜、粘膜等黃染。對于非專業人士來講能大體上分清可能是內科疾病或者外科疾病就行了,剩下的工作就交給專科醫生來辦。分開來講一下:
一、內科性黃疸最常見的原因有:1、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丁肝、乙肝、丙肝),急性發作期病毒復制引發的免疫攻擊導致的肝細胞的大量壞死,產生大量的非結合膽紅素和轉氨酶(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為主),患者會出現乏力、食欲不振、厭食油膩、上腹飽脹感、肝區悶脹等主要癥狀,同時會出現尿黃,皮膚眼睛發黃,這些病人常有傳染源接觸史,如甲肝、戊肝,1988年上海爆發甲肝流行就是因為生食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導致29萬人發病;乙肝、丙肝主要是通過血液、體液轉播,這些患者常有家族史,母嬰傳播最多見,其次進行過有創檢查或者治療,如手術、拔牙、輸血等。2、溶血性貧血等血液病、藥物性肝炎(常見的鎮痛藥、部分中草藥)、以及輸血之后導致的過敏反應、變態反應,病人會出現溶血;還有大量飲酒,食物、農藥中毒,嚴重脂肪肝等,這些情況下會表現為間接膽紅素增高。3.其他,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也不少見,主要是通過排除上述內科因素和外科疾病后作出判斷。

二、外科性黃疸,外科性黃疸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因為很多人發現黃了之后,第一反應是得了肝病,得了肝炎了,然后很多人會去傳染病醫院就診(不錯的選擇)。這類黃疸的共同原因是膽汁不能通過膽總管排入腸道(好比廚房下水管堵塞導致水漫金山),導致膽紅素逆行入血,其中包括已經肝臟代謝后的結合膽紅素(為主)和未經肝臟代謝處理的非結合膽紅素。主要疾病包括:1、膽道腫瘤、胰腺頭部腫瘤、十二指腸乳頭腫瘤、遠端胃癌侵犯了膽管;2.膽總管結石、膽道蛔蟲(近似消滅);3.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膽道閉鎖(嬰幼兒)、先天性膽管擴張癥;這些外科性的黃疸是因為膽汁排泄障礙所致。主要表現為全身皮膚眼睛發黃,膽汁酸刺激神經末梢引起頑固性瘙癢,小便濃茶色,如果膽汁完全不能入腸道,還會出現白色陶土樣大便,俗稱貓屎。另外患者因為進食不好,消化不良,經常表現為進行性消瘦,貧血,水腫,乏力,如果出現持續腹痛、背痛,尤其是靜息
痛多是晚期的表現。

最后,內科性黃疸以藥物等針對病因的治療為主,外科性黃疸當然要靠手術刀了,晚期患者就得找介入科大咖了。
專家簡介:

黃慶先,醫學博士,煙臺毓璜頂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青島大學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醫師協會胰腺疾病委員會微無創專業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經肛門內鏡微創手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腹膜后疾病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學會腹部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成人教育協會醫學繼續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海峽兩岸醫藥交流協會肝膽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分子診斷醫學專業委員會肝膽胰腫瘤學組委員,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學會膽道外科分會委員,國家腫瘤微創產業聯盟普通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心功能協會普外分會常委,煙臺市醫學會普通外科分會委員,煙臺醫學會普通外科分會微創學組副組長。
專業特長:擅長肝癌、胰腺癌、肝門膽管癌、復雜肝內外膽管結石等肝膽胰脾外科各類復雜手術治療,胃腸外科微創技術,尤其擅長腹腔鏡微創外科,腹腔鏡肝切除技術、胰腺切除技術居國內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