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介紹
山東省牟平第一中學創辦于1952年,是煙臺市直屬省級規范化學校,坐落于風光秀麗的昆崳山下、聞名遐邇的養馬島邊。學校占地380畝,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目前有專任教師450人,在校學生3560人,共90個教學班,是煙臺市唯一、全省八所之一招收新疆內地高中班的學校。

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國防科技實驗重點高中、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籃球、排球、冰雪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全國創新語文(作文)大賽優秀生源基地、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試點學校、省級文明校園、山東省素質教育先進學校、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狀、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工作先進單位、煙臺市普通高中教學工作先進學校、煙臺市教師專業發展先進高中、煙臺市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教研改革扎實推進,數學、化學、物理學科被評為“煙臺市高中學科課程基地”,語文、數學、化學、物理學科被評為“煙臺市學科示范基地”。


近年來,牟平一中是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東南大學、空軍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985、211高校的優質生源基地,眾多知名大學到學校進行招生宣講;東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開大學等發來喜報表彰學校優秀畢業生。李麗云校長連續多年受邀參加清華大學舉辦的全國重點高中校長會議。







二、辦學優勢
(一)一流、優異、穩進的教學質量
得益于學校前瞻性、一體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教學理念和方式的變革、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普及以及各項教學設施設備的全面更新,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快速提升。每年有2-4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幾乎全部學生送入本科院校,學校未來的目標是將一半以上的學生送入雙一流高校。

(二)有溫度、有文化、有情懷的美麗校園
學校始終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文化引領、科學發展”的治校方略,秉持“誠信立身、公勤致遠”的校訓,“嚴格管理、嚴謹治學”的校風,以“建設有溫度、有文化、有情懷,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為辦學目標,一切以學生學習和成長為出發點,力求打造最美的、有溫度、有文化、有情懷的校園。





(三)學校建設大步推進,辦學條件全方位改善
近幾來年,學校共投入近億元進行基礎設施與校園智慧化改造。創造了數個煙臺市第一:首個實現無線網全覆蓋的學校,為全面實施互聯網+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首個全面普及PAD教學的市直高中,使全體學生無差別享受先進的教育技術和最豐富的教學資源成為可能;首個引入大數據學業診斷系統的學校,為實施個性化針對性教學提供可靠依據;首個建成常態化錄播教室的學校,為教師錄課、教研、打磨課程,提升教學水平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手段。
為了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學校對餐廳進行了整體改造,引進社會優質管理資源,讓學生吃得好、吃得飽;投入500多萬元進行宿舍暖氣改造,讓學生住得暖、睡得香;投入近200萬元,引進先進的集中式凈水設備,直飲水直達教室、宿舍、辦公室、各功能教室和場館;投入200多萬元改造了浴池,安裝了空氣能熱水器,方便洗浴,宿舍一年四季均可用上熱水,凸顯了學校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師生的管理理念。
此外,學校還將進一步規劃建設創客實驗室,打造現代化圖書館,將所有教室改造為信息化錄播教室,加強校園綠化美化等。相信隨著學校建設的高標準規劃和穩步深入推進,牟平一中必將成為一個有溫度、有文化、有情懷、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師生共同成長的美好家園。













(四)素養高、業務精、技能全的師資力量
目前學校有專任教師450人,其中中高級教師占60%。近兩年,學校招收了來自211多所高校的幾十名碩士研究生,充實教師隊伍,優化師資結構。學校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平均每年安排教師外出到名校、教育發達地區考察、學習達100多人次,學校每年還邀請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到學校開展講座,提升教師專業視野。
近四年來,學校教師獲得省市區級各類優質課達200多人次,獲得省市區級各類成果254人次。在2020年全市課堂教學大比武中,學校共有18人獲一等獎,占全市13所直屬學校總數的35%。多位教師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骨干教師”“山東省優秀教師”“煙臺市名師”“煙臺市名班主任”等。
(五)科學、專業、高效的教學理念
1.小班化教學理念
多年來,學校一直實行積極探索課程改革,充分尊重學生實際學習狀況和選課意愿,因材施教,多措并舉,實行每班40人的小班額、精品化教學,學校在班主任負責制基礎上繼續全面推行導師制,每五位同學配備一名專門的導師,全程陪伴孩子成長。


2.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為了進一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和新高考選撥人才的要求,我校加大了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學校全體教師深入學習《學習中心教學論》一書,定期交流讀書心得。在此基礎上,邀請國內課程與教學論的權威專家華中師范大學陳佑清教授定期為全體教師授課,指導將“學習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真正實踐于課堂教學。
“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在課上扮演更活躍的角色,學生變得愛學、樂學,大大提升了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3.“互聯網+”課堂教學理念
在前期建設智慧校園、實現無線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大了硬件投入配備。從2017級開始打造PAD實驗班,將“翻轉課堂”理論與“學習中心教學”緊密結合。
“互聯網+”課堂教學是根據智能化技術手段(教師班班通授課、學生平板上課、好分數網上閱卷系統等)精準把握學情,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有目標性的拓展資源推送、有的放矢的課堂高效互動,確保教師能夠精準了解學生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輔導,有利于重難點高效突破。

4.課堂改革成效
小班教學、學習為中心、互聯網+課堂教學改革,三者融合,改變了傳統的課堂結構,拓展了課堂的深度寬度,契合高考改革要求,切實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從2018年開始試點,到如今全校普及運用,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牟平一中最強勁的核心競爭力和實現本科升學100%辦學目標的堅實保障。
2019年,學校成功承辦全國“互聯網+”課堂創新教學高級研修會,李麗云校長圍繞著信息化教學理念的重構探索與實踐、思考與反思三個方面發表重要講話。另外,學校被授予“京師數學建模教育中心實踐基地”稱號。



精彩課堂
三、活力四射的校園文化活動
學校堅持以德樹人、以文育心,為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學校并沒有因為學習壓力大而減少各種文體活動。相反,學校每年大規模開展春秋兩季運動會、校園文化藝術節、黨史知識競賽、讀書節、體育節、科技節、十大杰出中學生評選、學生足球聯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生不僅拓展了視野,展現了個性,舒緩了緊張的學習壓力,而且培養了堅定的信仰、堅毅的個性和堅強的體魄,讓學生具備家國情懷和積極向上、活潑開朗的精氣神,明白了自己為什么要努力學習以及如何依靠自身的拼搏努力,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才是一個人發展最根本的源動力。





四、異彩紛呈的實踐活動
隨著新高考改革,學校自2017年開始,就將開展學生系列實踐活動納入教育教學計劃,特別將高一新生研學旅行列為必修課。學校制定《學生寒暑假活動指導手冊》,先后組織學生到北京、西安、蘇滬參加系列研學旅行活動、參加奧賽公益夏令營、開展初高中銜接活動及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等等,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從親身體驗中重新審視自身發展,獲得知識,感悟生活。


2019年,學校有幸被山東省教育廳遴選參加第四批中國高中生訪日活動,13名同學開啟了中日學生文化交流之旅。


五、相關政策
(一)減免學費
學校每學期對公辦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含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發放助學金和減免部分學費。
(二)獎學金
學校每學年面向全體學生,對成績優異的同學頒發一二三等獎學金。
如需詳細咨詢,請微信掃碼加入牟平一中2021年招生咨詢群。咨詢電話:0535--4285766(學校辦公室)13791269599(曲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