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0月9日訊 安全問題大于天,校園師生的心理安全問題,更是牽動著千家萬戶。為了守護師生的心理安全,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心理環境,9月29日,受牟平一中的邀請,濱醫煙臺附院臨床心理科宋修麗博士依托深厚的專業功底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為學校班主任教師及家長帶來了以情緒管理為主題的精彩心理講座。
在對班主任教師的講座中,宋博士從中學生情緒發生發展的規律入手,圍繞“抑郁情緒”這個突出困擾中學生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以豐富多樣的案例引入,帶領大家認識到抑郁情緒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嚴重危害,學會識別抑郁情緒的方法,引導大家“在藥物的輔助下,通過心理關懷幫助學生走出抑郁”。最后,學校黨委副書記于偉號召大家向從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的老教師學習,在管理好自我情緒的前提下,和學生及時溝通,洞察學生的心態及需求,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注意語言表達方式,以高超的管理藝術和語言藝術,營造良好的班級心理環境。
在對學生家長的講座中,宋博士通過《中國國民心理發展報告(2019-2020)》,以觸目驚心的數據顯示了當前高中生所受抑郁之困。之后,她在介紹了抑郁的生理性和動態性等特征后,結合“高中生十個發生頻率最高的應激性事件”,引導家長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做一個“肯定、分享、設范、策劃”的智慧型父母。
顧修全曾說,真正的管理人是去管理人的情緒。作為學校班級和家庭的管理者,班主任教師和家長從這次講座中感觸頗深。
班主任曲潔老師說:“通過宋博士的講座,我發現,雖然自己很愛學生,可是對學生的關心并不夠,特別是對他們的情緒的變化,解讀得不夠,溝通不到點上。教師對學生真正的關心和愛,是給學生需要的,而不是給他們你想給的。今后我要更主動地學習心理知識,真正去關注學生的心理,把學生的心理工作做出實效!
學生劉蘇慧的媽媽說:“原來呢,一看到孩子心情不好,就以為孩子太矯情了,太弱了。通過學習,我才真正感受到,孩子不但要應付學習上的壓力,還有方方面面的壓力、困擾。父母是孩子的根,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學會給予孩子成長必需的營養。”
每學期初,學校學生發展中心都通過問卷調查、心理摸排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學生的心理檔案,科學指導班主任、導師以及家長動態,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陪伴、關懷和幫助學生的心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