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牟平一中慕連鳳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已經默默耕耘了21個春秋,培養了一屆又一屆優秀的畢業生。
一、快樂教書、涵養學識,做“專業型”教師。
每天清晨,早早來到學校,踏著“校園之聲”的青春旋律,呼吸著綠樹芳菲的醉人幽香,聽著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她深深地感到“做一名老師,真好!”
現代教學技術和教育理念的發展對老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慕連鳳老師如饑似渴地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并付諸實踐。《學習中心教學論》《思維第一:全面提升學習力》《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等書籍成為她進步的階梯。她先后在《教育學文摘》上發表《春在笙簫散盡后》《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等多篇文章。她執講的《正確對待保健食品》《羧酸》在山東省高中化學優質課評選中獲得一等獎,主持的市級“十三五”課題“普通高中化學德育工作現狀調查研究”已結題,“十四五”市級課題“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化學情境化教學策略研究”已立項。
同時,她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這些科研成果落實到課堂中。作為學校的骨干教師,她肩負著培養清北苗子的重任,她精心研究《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等,把握高考動向,反復打磨課堂教學環節,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為減輕學生負擔,使訓練更加精準有效,她先跳入題海,為學生精選出有價值的題目;為打開學生的眼界,她潛心研究大學教材,找到與高中教學的契合點,以恰當的方式滲透給學生,幫助學生站得高看得遠。學生們喜歡上她的課,因為她的課堂和諧高效,師生可以平等對話交流,有溫度有情懷。多年來,她將一批批優秀的學子送入清華、北大、浙大等知名院校。
二、真心相待、勤懇育人,做“導師型”教師。
她喜歡和學生在一起。一起上課,探討新知、思維碰撞;周記交流,分享他們的喜樂憂愁;一起活動,拍他們的青春笑臉……
她把自己當做學生的一面鏡子,加強個人修養,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處處以身作則,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入手,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慢慢地,同學們學會了關愛、尊重和奉獻,在和諧幸福的班級氛圍中快樂成長。
她時常和學生聊天談心。通過交流,發現學生學習上的變化、思想上的困惑、生活上的困難。當發現班里學生家里經濟條件不好,常穿著一雙破舊的鞋子上學時,她會送給學生一雙新鞋子;當得知學生因父母關系緊張而焦慮時,她及時與家長聯系,多次家訪,調解矛盾;當有住宿的孩子半夜從床上掉下來受傷時,她連夜趕到學校,開車帶學生到醫院治療;當有的學生情緒狀態不好時,她便陪著聊天、散步,開解疏通,用愛幫助學生走出陰霾……循序漸進的引導、細致入微的關懷,一個個細節、一點點感動贏得了學生的心。班級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她也成為了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熱情助人、共同成長,做“同伴式”教師。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走得遠。慕老師說她的成長離不開老教師的幫助,現在她作為學校的骨干教師,也熱心地幫助青年教師成長。她積極主動地開展幫扶工作,通過公開課、示范課、講座、談心交流等形式,幫助青年教師在新課程改革、教學管理、課堂研究等方面快速成長。
每個學期伊始,她走進每一位青年教師的課堂,幫助老師診斷教學情況;組內老師外出講公開課,她總是不遺余力地從教材分析、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技術等方面幫助老師打磨每一個環節。
作為教研組長,她帶領組內老師開展各種各樣的學生活動,如家庭小實驗展評、化學實驗大賽、化學趣味知識賽等;在學校率先開展“觀察量表”聽評課,在課堂實行“課堂任務清單”等,得到領導的高度肯定。她所領導的化學組風清氣正、團結一心,同事關系和諧融洽,青年教師茁壯成長。在各級各類比賽中都創造佳績,組內多名教師獲得市優質課,在市直學校教學大比武活動中,兩名教師獲得一等獎。經過不懈的付出和努力,我校被評為煙臺市高中化學示范基地和煙臺市高中化學課程基地。
一個精神燦爛的人可以活成一座花園,一個精神燦爛的群體可以活成一個傳奇。慕連鳳老師正與她的同事們一起攜手并肩,書寫他們教學生涯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