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3月9日訊(通訊員 林華靜) 為進一步推進“雙減”工作,豐富作業形式,增強作業育人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知識之美,達到深度學習目的,煙臺港城中學利用寒假期間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增長學生見聞,豐富寒假生活,陶冶美好情操,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熱情,語文組舉行了相關研究性活動。
為了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組利用寒假時間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研究性活動,培養學生交流合作能力,促成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英語組開展研究性活動,進一步培養孩子們的勞動能力和文化意識,讓所學的知識能夠學有所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也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孩子的構圖能力和審美能力,有利于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的提升。
物理組為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體驗學習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特點,同時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性學習活動。
化學組以“空氣”的成分作為基礎,以關注空氣質量、空氣污染物、防治和解決空氣污染的措施為主要內容,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保護空氣的重要性及生活中保護空氣資源的有效措施。
為讓學生在學習政治知識的同時,思想也受到感化,政治組在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中融入了時事政治,把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全面分析和表達的能力得到提高。
歷史組本著“帶著''課本''去探究”的作業理念,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力求幫助學生打破碎片化記憶的思維定勢,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培養大歷史觀,為歷史學習做了有力的學法鋪墊。
地理組開展思維導圖活動,用簡單易懂的樹形結構清晰的表達主干知識。學生在制作地理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不僅對構建的知識框架有一定的簡單認識,而且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直觀、形象的思維導圖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構建地理思維模式。
生物備課組為了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積極組織,通過活動讓學生能夠將書本中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不僅調動了學生完成生物作業的興趣,還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重塑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和信心。
寒假期間,美術組的研究性作業結合德育處的安全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分級部分班級設計不同類別的研究性活動,音樂組、體育組、微機組也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率高,拓寬了學生的創作思路。
本次活動豐富了學生們的精神世界,使他們的假期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將所學的知識加以整合,從而學以致用,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活了學生各科學習中的知識儲存,對于學生學會學習、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