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8月31日訊(記者 劉妍 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 隨著現在醫學的不斷進步,麻醉也由最初的不成熟到如今的成熟階段,不僅如此,現今麻醉也距離我們越來越近,小到看牙醫拔牙齒,大到做手術,麻醉技術在這中間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8月28日下午,煙臺毓璜頂醫院麻醉科聯合膠東在線網站開展“美好生活離不開麻醉醫學”健康科普直播。
現代麻醉醫生業務范疇涉及臨床麻醉、急救復蘇、疼痛診療和重癥監護,但伴隨各相關學科的快速發展以及患者需求的提升,還有整體醫療發展的需要,實際麻醉科在醫院所發揮的作用已經超越了長期以來的傳統認知。課堂上,煙臺毓璜頂醫院麻醉科教學主任李志生動的闡述關于現代麻醉的“前世今生”。40分鐘的直播過程中,互動聊天界面活躍,累計3.81萬人次觀看。
麻醉藥有哪些?
鎮痛:
非甾體鎮痛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
阿片類藥物:芬太尼、舒芬太尼
氯胺酮(K粉)
鎮靜:
苯二氮卓類安定
吸入麻醉藥乙醚、七氟烷、異氟烷、地氟烷
肌松:
箭毒(狩獵)
阿曲庫銨、羅庫
麻醉類型有多少種呢?
1、全身麻醉:全麻就是通過靜脈推藥或通過病人的吸入,將麻醉藥物帶到體內,作用于大腦,讓病人完全睡著。
2、局部麻醉:局麻就是作用在局部的藥物,例如將麻藥打在腰部椎管內。
李志表示,全麻和局麻不存在哪一個危害更大這種情況,對于病人和麻醉醫生來講,肯定要選擇適合于手術和病人的方法。現代麻醉采用的全身麻醉藥均為對人體影響極小、作用可逆的藥物,手術后可經人體代謝完全排出,在專業人士的正確使用下,全身麻醉藥不會對智力有任何的影響。
李志強調,做全麻手術之前,一般要求患者禁食禁水2-8個小時以上,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手術進行中食物或消化液倒流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的。比如說在做胃腸道手術的時候,如果飲食或者喝水了,胃腸道內可能會殘留一些內容物,在麻醉的時候會用一些藥物,藥物有可能會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有惡心嘔吐。那么這些嘔吐出來的內容物,在人睡著的時候可能會吸入到呼吸道氣管里面,而引起堵塞或者是化學性的刺激而引起影響到人體的生命,所以說,在手術之前禁食禁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麻醉與常見的慢性疾病
李志表示,高血壓的病人進行手術前,麻醉醫師會做好術前高血壓的評估,充分注意其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及腎臟系統。圍術期多數問題發生在未診斷高血壓和未控制的高血壓病人被推上手術臺,以及因麻醉、手術誘發自主神經反射亢進的患者。
為什么手術麻醉需要格外重視糖尿病呢?糖尿病可以導致許多器官系統的疾病,其嚴重性與糖尿病的病程長短和控制情況有關。對于心血管系統方面,糖尿病引起的危害是最大。每一種糖尿病引發的心血管并發癥都是非常嚴重的。并且,這些并發癥將嚴重影響圍術期病人的循環穩定性。糖尿病對腎臟的影響,可能相對隱匿,也最易被病人忽視。由于糖尿病已造成腎臟的損害,腎臟抵御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明顯下降。而大手術圍術期幾乎不可避免的血壓波動過程,將嚴重考驗這樣的腎臟。由于免疫功能低,加上血糖高有利于細菌生長,糖尿病病人容易并發肺部感染。圍術期一旦呼吸系統出現并發癥,往往可能導致全麻結束后無法拔除氣管導管。另外,糖尿病對人體的胃腸道及眼睛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圍術期需要格外小心。
麻醉為舒適而存在
最后,李志指出,如今,人們已不再滿足于麻醉僅僅與手術相伴,而是更多期盼從檢查到治療的整個醫療過程都能夠在無痛中完成,從無痛分娩、無痛人流、無痛胃腸鏡、無痛支氣管鏡乃至多種美容手術等,麻醉的應用已越來越普遍。今后的醫療服務,毫無疑問會向舒適化的方向來發展,美好生活離不開麻醉醫學。
掃碼收看直播回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