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5月21日訊(通訊員 王朝霞 劉正毅)5月的第三個星期,是全國第十個“飲用水衛生宣傳周”。水是人們的健康之本、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人體七大營養素,水占據其一。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由于人們的飲水方式不當,忽視飲水安全,水也能成為健康殺手。據聯合國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人類所患疾病的80%與飲水不當有關。飲用水衛生不達標,可以導致多種疾病。煙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飲水關乎每個人的健康,廣大市民需掌握飲水的相關知識。
什么樣的水才是安全健康的呢?從飲水與健康的角度來講,良好的飲用水應該符合以下幾點要求:一是干凈,不含致病菌、重金屬和有害化學物質;二是含有適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三是含有新鮮適量的溶解氧;四是偏堿性的,水的分子團要小,活性要強。目前市面上的蒸餾水、太空水、離子水等水品泛濫,而這些水都不同程度存在過純、過軟問題,長期飲用軟水易得心血管病。專家認為:飲用有一定硬度并含有一定量的溶解性固體的PH值偏堿性的自來水,對人體健康有益。
僅僅飲用好水就夠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還需要有正確的飲水方式。應當從飲水時間、飲水方法和飲水量幾個角度來理解如何正確喝水:
一、掌握最佳飲水時間。晨起適量飲水,可補償夜間失去的水分;上午10點和下午3點左右飲水,可有效補充汗水、尿液等排泄流失的水分,體內囤積的廢物也可順利排出;而晚上8點左右飲水被認為是最適宜的時間,因睡眠時血液濃度增高,飲水可沖淡血液,加速血液循環。二、最有效的飲水方法是在空腹時飲用,這樣水會直接在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體吸收。
三、每日最適宜飲水量是2000-2500毫升即8-9杯水。此外,提倡喝水“多次少飲”。喝水太快會把很多空氣一起吞咽下去,易引起打嗝或腹脹,平時最好在面前放杯水,時不時喝上一口,先將水含在口中,再緩緩喝下,讓身體慢慢消化。
不少市民認為,礦物質含量越高越好,其實不然。我們不要片面強調水中礦物質的充裕,飲用水中應該含有適量、平衡的礦物質,但當水中礦物含量超標時,也會危害人體健康。
喝水無小事,廣大市民需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做一個真正會喝水的人?茖W飲水,從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