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3月16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閆奇琪 王虹翔)“沒事沒事,你們先吃。”“物資到位了嗎?”“不用管我,我不累。”……今日一早,在煙臺開發區大季家街道瑞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口,記者見到了雙眼通紅的顧安瑩,還沒來得及打招呼,周圍的人就將她團團圍住。給居民答疑解惑、聯系醫生、安排工作人員就餐、安排物資、檢測點巡邏……一番忙活下來,一上午轉眼過去了,中午時分,顧安瑩終于能吃上早飯了。兩年前,因為做了腦瘤手術,顧安瑩現在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裸眼視力只有0.3,眼睛每天上午都是紅腫充血的狀態。

“顧姐的眼睛以前特別好看,其實如果好好休息,可能恢復得還會好一些。”瑞祥社區工作者季曉萌看著像“陀螺”一樣的顧安瑩,眼里滿是心疼。每天早上為了睜眼努力掙扎、看不清也不能戴眼鏡,戴了就暈得想吐、左側頭部沒有知覺……因為開顱手術恢復得不好,這樣高強度的工作讓顧安瑩比正常人承受了更多的疲憊和病痛。“我手腳都好好的,不耽誤工作,而且身邊的姐妹一直特別照顧我,有活兒都搶著干,我能多出一份力,她們就少受一份罪。”自2月底以來,顧安瑩每天堅守在社區疫情防控崗位,全面負責瑞祥社區3個點位、8個組的核酸檢測工作。因為視力不好,她沒有騎電動車,到哪兒都是步行走過去。

在繁忙的工作間歇,一想到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幼兒園小班的女兒都正是需要媽媽的時候,她的心中總會泛起些許擔心、幾分愧疚。有無數次想回家看看,但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松懈,是“顧小家”還是“為大家”,顧安瑩毅然選擇了后者。她常常在忙完工作想和孩子們視頻聊天時,才發現已經是夜里十一點多了,打開微信,聽到兒子發來的語音“媽媽,別擔心,我和妹妹都很乖,我的作業按老師要求都做完了”“媽媽要照顧好自己,不要太累了……”不由得眼淚在眼眶里打轉。“瑞祥社區一共30棟樓、4064戶,昨天采樣4081人。”顧安瑩介紹道。每個人采樣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結束,但前期后續的工作卻是非親身經歷者無法想象的繁雜。全面統籌安排社區工作人員、醫護人員、志愿者、物業以及支援人員的工作、對接和后勤保障等各方面工作、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做好摸排與上報工作、對上級推送的人員準確核實、更新系統臺賬、第一時間落實管控措施……顧安瑩每日總是忙碌到凌晨才能小憩一會兒。
她是社區工作者,也是女兒、妻子、兒媳,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的身上有許多角色。但在眼下緊要關頭,她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上,她勇于擔當,身體力行,真情為民,獲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評。她說:“我是一名預備黨員,疫情當前,疫情不退我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