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火熱的夏天
踏上“影旅共興”之旅的煙臺
再度熱度出圈
7月16日舉行的CMG首屆中國微短劇盛典上
作為舉辦地的煙臺斬獲一枚嶄新的城市名片
年度微短劇上鏡城市
在盛典“煙臺時間”環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煙臺)精品微短劇共創中心正式揭牌,不僅為微短劇創作提供更權威、更有影響力的平臺,也為煙臺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和業態創新注入新的澎湃活力。
“2024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國內微短劇用戶規模超6億。微短劇以其豐富多元的內容形態和強大的商業整合能力,正在成為鏈接千行百業的數字紐帶。”作為年度微短劇上鏡城市揭曉嘉賓,中國網絡視聽協會副秘書長、短視頻和直播工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結說:“近年來,全國各大城市紛紛出臺扶持政策,助力微短劇產業發展,城市美景、美食、美物也在微短劇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微短劇上鏡城市紛紛涌現。”
首屆中國微短劇盛典上,包括煙臺、福州、臨汾、西安、濟寧、蘇州、黃山、鄂爾多斯在內的8座城市獲得“年度微短劇上鏡城市”殊榮。
正如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成才發布獲獎感言時所說,“仙境海岸 品重煙臺”彰顯著這座城市的獨特氣質和厚重底蘊,這里通山達海、景色秀美,這片土地孕育了許多英雄傳奇,勞動人民創造了許多人間奇跡,這里是微短劇發展的一片熱土。

作為“電影”中文譯名誕生地的煙臺,先后有上百個劇組在此取景拍攝了數百部影視作品。86版《西游記》《苦菜花》《喜盈門》《大秧歌》《大校的女兒》《父母愛情》《西虹市首富》等一大批經典影視作品中都留下了不同時代、不同風貌的煙臺印記。
為什么煙臺被稱為“天然取景框”、“露天攝影棚”?這陣子,全國各地都在高溫預警,煙臺卻以“爽”字出圈。2025中國電影導演之夜和首屆中國微短劇盛典接連啟幕,濱海廣場海邊的百米紅毯迎來數百名全國影視界嘉賓。雨后的煙臺直接將溫度拉到“舒適感”區域,明星嘉賓紛紛感嘆煙臺的舒爽。
第二次隨中國電影導演之夜來煙臺的馮小剛導演說:“煙臺是很美的一個城市,你看今天多舒服這溫度,現在全國各地都在蒸籠里,到了煙臺才感覺到涼爽,很舒服。”在盛夏時節的紅毯上,“春有百花秋有果、夏有涼風冬有雪”的煙臺具象化了。

作為最上鏡城市,煙臺的“爽感”不止在天氣,更在于政府的給力。
去年,煙臺正式出臺《煙臺市支持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設立15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真金白銀支持影視機構來煙臺拍攝,獎勵制作“煙臺元素”影視作品,全力打造全省、全國影視微短劇產業新高地。
目前全市新增影視企業45家,成功簽約省城服學院微短劇拍攝基地、中創鑫樂影視城等多個投資超億元影視項目,先后與央視動漫、愛奇藝、騰訊、山影等多家頭部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煙臺正在成為一塊網絡視聽產品創作的沃土。5月,芝罘區1861文化科技產業園入選首批山東省微短劇攝制地,蓬萊區君頂酒莊、蓬萊區八仙過海景區、黃渤海新區張裕卡斯特酒莊入選山東省首批微短劇拍攝取景地。7月,芝罘區電影電視家協會與中國視協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簽署協議,將深耕煙臺、聯合打造《戚繼光》《八仙過海》系列微短劇及《煙臺一家人》微電影。

《當星光墜入花海》在煙臺開機
今年以來,累計50多個劇組到煙臺創作采風和取景拍攝,打造出《洋女婿的中國年》《當星光墜入花海》等一批網絡視聽精品佳作。首部在煙臺備案、全程在煙臺拍攝的網絡劇《明知故愛》火爆網絡,全網播放量超過3億。據著名監制、編劇、導演郭靖宇介紹,《天涯小娘惹之煙臺游》已入選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跟著微短劇去旅行”第一批推薦作品,成為新加坡旅游局官方支持項目。

當“一部劇帶火一座城”的文旅新范式興起,微短劇正在拉動城市發展的大效應。
從“拍煙臺”到“煙臺拍”,從微短劇到“微短劇+”,煙臺不僅僅是一處天然取景框,也將在力創影視產業名城、打造“影旅共興”樣板城市的發展道路上演繹更多可期待的風景。
文/記者 王曉丹
攝影/記者 劉昭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