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7月31日訊(通訊員 邱亞男 劉玉冰) 2025年7月,魯東大學教育學院“心源計劃”暑期實踐團再度出發,33名心理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學院副院長辛素飛、輔導員劉玉冰兩位老師的帶領下,赴煙臺市兒童福利院開展為期11天的“心橋”專項社會實踐。他們運用專業技能,為院內孤殘、智障及多重障礙兒童提供精準心理關懷,助力特殊兒童心理健康成長。

在新時代兒童福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特殊兒童的心理關懷需求日益凸顯。為織密特殊兒童心理支持網絡,“心源計劃”實踐團聚焦存在心理障礙、情感缺失、行為習慣偏差的兒童,開展了系統化、專業化的服務。實踐團運用問卷測量、房樹人測驗、OH卡牌等專業工具科學評估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并結合團體心理輔導中的行為表現建立專屬心理檔案,精準劃分后續輔導目標。在此基礎上,實踐團成員運用音樂療法、繪畫藝術療法等專業技術開展個體與團體干預,輔以情緒識別訓練、生活技能微課堂等多元活動,幫助孩子們釋放情緒、改善行為。同時,團隊還面向福利院護理員開展心理支持知識傳遞,助力構建“醫—康—教—社”一體化心理關護體系,為“折翼天使”點亮一盞盞“心”燈。
“姐姐你明天還來嗎?我們還能一起玩嗎?”活動中,一名小男孩充滿期盼的詢問,道出了孩子們對專業陪伴與溫暖關懷的深切渴望,也印證了實踐活動的實效與溫度。


“心源計劃”實踐團自2021年成立以來,始終秉持“為學須有本原,致遠不忘篤行”的理念,積極響應國家“健康中國2030”規劃,致力于為困境兒童輸送專業、持續的心理支持。五年來,實踐團足跡遍布臨朐縣“希望小屋”、棲霞市“星光公益”與“愛的傳遞”公益組織、煙臺市兒童福利院、新石路小學等多地,以專業志愿服務織密基層公共心理支持網絡。截至目前,實踐團累計服務時長達9000余小時,覆蓋2000余名兒童青少年,籌集善款11256元,贈送學習用品313份,用實際行動為困境兒童成長注入“心”動能,為基層社會治理增添青春力量。


“心源計劃”實踐團是魯東大學推動心理學知識從課堂理論走向社會實踐、從校園延伸至社區一線的生動典范。團隊成員在青春成長關鍵期扎根基層,以實干詮釋擔當,讓專業學識切實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力量,實現知行合一。他們的專業實踐,不僅為特殊兒童點亮了成長的“心”燈,也為新時代兒童福利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溫暖而堅實的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