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事關國計民生,也是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高科技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重地。浙江大學智能創新藥物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聚焦原創靶點研發與全鏈條AI賦能新藥創制,展現出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與“健康中國”戰略的扎實成效,也成為錢塘區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生動縮影。8月27日下午,采風團走進浙江大學智能創新藥物研究院,深入探訪這一坐落于杭州錢塘區的高能級創新平臺。

采風團一行參觀研究院展廳,與負責人圍繞原創靶點藥物研發、企業孵化、人才培養等方向進行深入交流。
“我們布局了26項新藥研發項目,其中 18 項基于原創靶點或原創理論,涵蓋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領域。”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一直以來,研究院針對我國創新藥發展中長期依賴國外靶點與技術、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難題,布局原創靶點管線,構建了自主可控的原創靶點發現與驗證技術體系,結合知識圖譜、多組學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系統性發現 12 個具有臨床潛力的新靶點,同時自建覆蓋從“靶點發現—分子設計—成藥性預測—臨床前評價”的全鏈條 AI 驅動原創藥研發體系,在原創靶點藥物研發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在成果轉化方面,研究院與錢塘區共同構建“四鏈融合”機制,打通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與人才鏈。目前已與安域生物、歌禮生物等15家企業共建聯合研發中心,并成功孵化禹泓醫藥等7家醫藥企業。
“研究院為我們提供從靶點確證、分子優化到非臨床評價的全鏈條,”禹泓醫藥負責人表示,“YH001項目快速推進至臨床Ⅱ期,幫助我們完成了超過1億元的融資,企業估值已達準獨角獸標準。”
人才是創新的核心。目前,研究院依托院士領銜的141人交叉學科團隊,打造了多維聯動的“育才”體系。開設國內首個人工智能藥學碩士項目,累計培養研究生超230名,博士后19名,年培訓超1500人次,已成為浙江省生物醫藥領域重要的人才孵化與輸出基地。
錢塘區作為浙江省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區,集聚了全省25%的生物醫藥企業。區政府代表在現場表示:“與浙大共建研究院,是推動‘高校研發+區域產業’深度融合的關鍵舉措。我們正在構建‘基礎研究-概念驗證-產業孵化’全鏈條體系,全力支持新藥創制與集群創新。”
多位記者表示,通過此次實地走訪,深切感受到浙江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活力與錢塘區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決心。浙大研究院不僅是科技自立自強的“先鋒高地”,更是機制創新與產業協同的“試驗田”,正持續為中國醫藥創新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