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為銘記抗戰歷史,傳承不朽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尊崇英雄的濃厚氛圍,近日,萊州市關愛退役軍人協會開展了“憶烽火?頌功勛 獻壽桃?敬英雄”為抗戰老兵祝壽活動,以傳統壽桃傳遞敬意,以溫情關懷致敬功勛。
在朱橋鎮大張家村張岐山老人家中,97歲高齡的他精神矍鑠,回憶起往昔歲月,眼神中滿是堅毅。張岐山于1945年投身革命,加入北掖獨立營,后在山東省軍區警衛團任職,他歷經掖縣粉子山抗戰等多場戰役,又參與了解放濰縣、寒亭等膠東戰斗,榮立過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四等功,1946年光榮入黨,1952年光榮復員。戰爭的殘酷也在他身上留下了印記,戰斗中他腹部受傷,“戰場上哪能怕流血犧牲,只要能保衛國家,一切都值得!”老人樸實的話語讓人為之動容。
在驛道鎮官李家村,協會會員們也見到了同樣經歷傳奇的武希美老人。他于1945年加入西海獨立團,沙河山、粉子山、九龍山等戰役的硝煙里,都有他奮勇殺敵的身影。在鳳凰山戰斗中,他不幸腿部重傷,即便如此,仍堅持戰斗到最后一刻,后被評為因戰六級傷殘軍人。1948年,武希美帶著滿身的傷痛與榮耀復員。如今百歲高齡的他,仍講述著革命故事,讓紅色精神在鄉土間傳承不息。
走進程郭鎮西蠶莊村97歲的周玉智老兵家中,他雖年事已高,但談及當年的戰斗經歷,老人依然思路清晰。1945年,周玉智毅然踏上從軍之路,最初在掖縣崮山區中隊服役,他與戰友們堅守崗位,為保衛家鄉貢獻力量。1946年10月,他進入西海獨立二團三營服役,并參加了濰縣戰役,為戰役的勝利拼盡全力。1947年12月,周玉智復員回到家鄉,積極投身村集體建設,將自己的熱情和汗水繼續揮灑在這片生養他的土地上。
開展為抗戰老兵祝壽活動,不僅是對老兵們的一次致敬,更是對偉大抗戰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今年關愛老兵系列活動的開端,協會將根據抗戰老兵生日時間,陸續走進更多老兵家中,持續開展獻壽桃送祝福活動,把溫暖與敬意傳遞給每一位為國家浴血奮戰的英雄。同時,協會將繼續把關愛抗戰老兵的工作做實做細,讓抗戰老兵們時刻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也希望通過系列活動激勵更多的人銘記歷史,珍愛和平,讓抗戰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