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深知,于很多或全職、或兼職、或立志于心理學的從業者來說:
你可以不是精神分析流派取向的咨詢師,但是卻不能不懂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心理咨詢的底子,很多人繞了一圈之后,還是要回過頭來扎實地學習精神分析就是這個原因;
另外,基于很多人學習精神分析的碎片化現狀帶來的學不會、用不了的情況,系統性的、專業性的、具有“督導”和“帶教”性質的精神分析課程應運而生。
更重要的,市場對于具有專業性、具有實操能力的咨詢師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迫切度也越來越高,培養出專業能力強的咨詢師成為了我們的首要目標!
巧妙的是,2021年3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通告,設立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為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單位,其中一項重要職責:推動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專業人才培養,建立師資隊伍,組織開展相關業務培訓。協助擬訂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和人員的相關技術規范、標準,開展心理健康機構和人員的規范管理。
這就意味著無論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都共同指向咨詢師的專業能力和實操能力,精神分析作為心理學正統的流派之一,必然擔當起培養正統咨詢師的重任,唯有長程、系統性的設置才能培養出咨詢業務能力過硬的咨詢師。
精神分析,是做好心理咨詢的必備基礎之一。
借助精神分析,
你可以挖掘出深藏在潛意識中的關系尤其是童年的精神創傷和痛苦經歷;
可以徹底頓悟和認識自己,幫助自己的人格變得更加完善;
可以幫助你接觸自我限定,解放自我,更深入地把握自己;
可以讓你擁有內在力量,去抵抗來自家庭、社會和權威的脅迫;
……
對于當代中國人而言,學習精神分析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的很多理念更契合中國文化向內探求的特點,我們會更容易掌握精神分析的思維模式。
但是由于精神分析的理論體系龐大,常常會讓人不知道從何處入手,國內的培訓也是魚龍混雜,讓人難以抉擇。
為此,德瑞姆杭州聯合叢中博士推出了首期《精神分析——心理治療的評估與診斷》臨床實操項目。
課程凝結了叢中博士30多年的臨床實踐以及他對精神分析的理解和探索,手把手帶你學習精神分析。
課程不僅有精神分析的理論講解,更有現場咨詢和案例督導,可以提升自己的咨詢技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