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小衛科普課堂】新生入學結核病篩查科普問答(考試月特別版)
2025-06-10 16:56:00 來源: 膠東在線
樂小衛:六月,一個集齊了物理攻擊(烈日)和魔法攻擊(考試)的月份,注定分外難熬。高考中考期末考,千題萬卷煉真章。不過在考試結束,滿心期待升學生活時,可別忘了新生入學體檢一項關鍵檢查——結核病篩查!
Q1:什么是結核病?為什么要開展新生入學結核病篩查?
樂小衛: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以肺結核最常見,在我國屬于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
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當患者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含有結核菌的飛沫核會懸浮在空氣中,被周圍人吸入后可能造成感染。學校是人群密集場所,學生群體免疫力尚不完善,一旦出現肺結核病例易引發聚集性疫情,威脅學生身心健康,嚴重影響生活和學習。據《中國學校結核病防控指南(2020版)》《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2017版)》等文件,結核病篩查是新生入學體檢的必查項目。開展新生入學結核病專項篩查能夠及早發現結核病患者,減少傳染源進入校園;對篩查發現的潛伏感染者積極采取預防性治療,可以降低其發展為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的風險。
Q2:篩查需要做哪些項目?
樂小衛:
結核病的篩查項目有:
1.可疑癥狀與密切接觸史問診:
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痰中帶血是肺結核的可疑癥狀,此外低熱、盜汗、不明原因消瘦等也是肺結核的常見癥狀。過去1年里曾與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有過共同居住、共同學習等密閉空間滯留史可認定為密切接觸者,需要特別關注。
2.結核感染檢測:
主要有三種檢測方法,分別為結核菌素皮膚試驗(TST)、新型結核菌素皮膚試驗(C-TST)、γ-干擾素釋放試驗(IGRA),任選其一做即可。 TST≥10mm或C-TST≥5mm(或局部出現雙圈、水泡、壞死、淋巴管炎)、IGRA陽性,有一項即可認定為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注:TST/C-TST檢測需間隔3個月以上重復;急性傳染病、皮膚病、藥物過敏者需選IGRA。
3. 胸部X光片檢查。
請注意:①推薦對所有高中新升入高三學生增加一次結核病專項篩查;②教職工及后勤人員需開展新入職及年度結核病篩查。
Q3:篩查結果異常怎么辦?能否正常入學?
樂小衛:對篩查中發現的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疑似患者:需轉診至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肺結核患者的,需辦理休學并接受規范治療,由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評估后辦理復學手續。
單純潛伏感染者:學校應單獨建檔管理,應當在當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的指導下接受預防性治療,降低發病風險。如不滿足實施預防性治療的條件,學校應納入結核高風險人群監測管理,定期隨訪并復查胸片。
Q4:在校園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結核傳播?
樂小衛:
1. 環境衛生:教室、宿舍每日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個人衛生:不隨地吐痰,咳嗽時掩住口鼻,在人群密集場所佩戴口罩。
3.生活習慣:拒絕熬夜,規律作息,營養均衡(多攝入魚、蛋、奶和新鮮蔬果),適度鍛煉增強免疫力。
4.及時就醫:出現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痰中帶血,低熱疲乏等癥狀,應當懷疑是肺結核,需立即前往定點醫院就診并報告老師。
樂小衛:親愛的同學們,當你們帶著憧憬踏入校園時,結核篩查就像一份特別的“健康見面禮”,它不扎眼,卻悄悄為青春歲月撐起保護傘。讓我們把防“核”行動變成一場溫暖的接力賽——你認真篩查,我負責守護,讓綠意盎然的校園,永遠盛放健康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