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5月7日訊(通訊員 于曉麗 李鑫) 整合審批資源、推進流程再造是提高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途徑。近日,海陽市發布了《工程建設項目“拿地即開工”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能夠通過事中事后監管糾正且風險可控的工業項目采取“拿地即開工”的審批流程。
《方案》指出,“拿地即開工”審批按照“自愿申請、承諾守信、流程再造、分類審批、依法依規、高效運行”的實施原則,由項目投資人自愿向海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工程建設項目綜合受理窗口申請咨詢,審批服務部門根據項目類型、投資類別、規模大小,進一步優化開工前的審批流程,確定審批階段和審批事項。
對于不便到窗口申請的項目,海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可以組織相關審批單位上門服務,提出項目建設意見,一次性告知需要準備的材料清單,并明確各類材料的技術要求,指導做好審批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此期間,建設單位可以同步辦理各類招投標、中介服務事項手續,最大限度簡化流程、提高效率。
“工業項目從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到獲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政府審批時間只需要5個工作日。”海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負責人介紹到。
為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為項目建設再提速,海陽市“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實行容缺受理方式,由屬地政府牽頭組織相關部門,提前介入開展規劃方案審批服務工作。此外,還將施工許可證核發改為形式審查,與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安全監督合并辦理。
在監管機制方面,海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負責“拿地即開工”實施方案的組織實施和協調監督,對于實行告知承諾制的事項,轄區政府負責組織相關審批單位在規定時間內對申請人履行承諾的情況進行檢查,并建立健全檢查、記錄和懲戒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從重前置審批向重事中事后監管轉變,確保審批各階段、各環節無縫銜接、不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