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7月23日訊(通訊員 姜長雨 王福軍 宮欽釗) 烈日炎炎下,建設的步伐絲毫沒有放慢;驕陽似火中,發展的腳步一刻未曾停歇。
近日,一場煙臺海陽市重點項目建設“大比武”如火如荼的展開,18個鎮區街道,31個重點項目紛紛拿出最靚的成果、最新的進展、最優的成績向“考官們”一一匯報。
“中核控制系統制造基地是2020年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由中國核工業集團投資20億元建設,在核領域憑借核電站大腦‘設計者’、核儀控領域‘領頭雁’、涉核產業‘守護神’3張硬核名片‘獨占鰲頭’。”核電工業園區管委書記高元華邊走邊介紹,觀摩團成員頻頻點頭。
在商大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現場,一組組車廂、車門、風擋、側墻等高鐵實體零部件讓人眼前一亮,作為歐特美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內最大的研發生產基地,商大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項目將持續拉動近4000種高鐵配件產品在海陽配套生產,高鐵配件全產業鏈條在海陽這座濱海城市里呼之欲出。
三賢電子3月開工建設,10月將迎來投產,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海陽效率;海爾日日順樂信智慧客服實訓基地從最初的幾百辦公席位到如今1600個席位,再到年底的3000席位全部入駐并投入運營,彰顯出海陽發展的澎湃動力;富瀚海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經營范圍涵蓋苗種繁育、海產品精深加工、休閑旅游多個方面,從淺海到深藍,海陽的“海洋夢”正以磅礴之勢,劈波斬浪、全速前行……
31個觀摩項目,涵蓋經濟發展各個層面,有展示新舊能能轉換成果的新興產業、智能制造項目,有盤活存量資源的閑停重啟項目,有提升城市品質的優質項目,更有一批推動鄉村振興的現代農業項目。觀摩結束,感受的是海陽“高精尖”項目拔地而起,“大塊頭”加速膨脹優勢產業,閑停項目“解鎖”活力密碼,達產企業持續增資擴能,感受的是海陽跨越發展的新動脈,也更加感受到海陽新思路新思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泉涌。
擺擂臺、“大比武”,現場講評、現場打分,已經成為海陽檢驗重點工作實際成效、基層干部責任擔當的“規定動作”,通過實地觀摩、交流、評比,樹立考核成績靠前、經濟增幅明顯、施工進度突出的榜樣典型,讓各部門各單位對標提標,給各級干部加壓鼓勁,在全市營造了奮勇爭先的干事創業氛圍。
“這次觀摩,既是對各鎮區街道項目引進和建設成果的檢驗,更是對干部精神狀態、工作作風的檢驗,通過現場考核,互比互促,讓部門找出差距、找準定位,為迎接''多個大考''、實現''多重目標''奠定基礎。”海陽市委書記劉宏濤說。
看的是項目建設,提振的是發展“精氣神”。今年以來,海陽市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后組織參與了多場“線上簽約”“線上推介”活動,網上招商、委托招商、駐點招商多措并舉,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智能制造業、新能源產業等投資過5000萬以上項目27個,過億元項目就有22個,支撐作用大、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輻射帶動強的好項目、大項目在海陽落地扎根,也吸引到了更多上下游相關配套企業“抱團而來”,為海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力賦能。
目前海陽總投資1519.5億元的85個重點項目已開復工78個,其中在建的12個煙臺市重點項目均已開復工,開復工率100%,累計完成投資22.9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50.3%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在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窗口期”,海陽正“滿弓勁發”,加快傳統產業升級,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奮力跑出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