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7月14日訊(記者 楊琳) 上午,煙臺高新區教育體育局舉辦了“政府開放日”暨“走進校園·共話教育”學校觀摩活動。活動邀請駐區高校、區內社區及企業代表共同參與,通過實地觀摩實驗中學、杏壇中學等校辦學成果,深入交流探討區域教育發展。
高新區實驗中學以“實”立校 “真教育”氣息浸潤校園
走進高新區實驗中學的校門,教學樓外立面上攀援而上的爬山虎藤格外引人注目,這蔥郁之色和扎根大地的堅韌精神,正與兩側校訓校風的精神內核交相輝映,這堅韌不拔的精神內核得以傳承,不斷引領著師生向上而行。學校先后榮獲山東省文明校園、山東省綠色校園、煙臺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等40余項省市級榮譽。

實驗中學的校園建設獨具匠心,中軸線上種植著銀杏樹,取銀杏“堅韌挺拔、堅守本心”的精神特質,體現教師堅守教育初心,注重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的育人理念。校園中還種植了桃、李、杏、柿、石榴、玉蘭等樹木,取其美好寓意與祝福。漫步于校園,深刻的感受到“一步一景、一景一育”的校園文化,校園的每一處角落都浸潤著“真教育”的氣息。

實驗中學始終堅持五育并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學校主要特色課程如“中華草木染”“燒箔畫藝術”,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國家非遺文化之外,還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了審美素養。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工會副主席兼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趙永剛感慨道,走進實驗中學撲面而來的是濃厚的文化與活力氣息。把傳統工藝融入校園,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傳承文化,這種教育方式特別有意義。

提到學生管理,教師雷晶眼中流動著溫暖的光,她一直秉持以“嚴”“暖”相濟的原則,她始終堅信精準的教育管理需扎根于溫情的土壤,才能讓每個學生在規則中舒展成長,于關懷中積蓄力量。從學業上的難題攻克,到生活中的煩惱排解,實驗中學的老師們像燈塔般矗立在學生身邊,用陪伴搭建起信任的橋梁,讓學生在成長路上從不孤單。

在介紹學校辦學特色時,副校長李晶表示,學校確立了以“實”為根基、以“志”育人的核心理念,秉承“立德樹人,追求卓越”的宗旨。她強調,學校致力于通過“規范+過程+細節”的管理模式,營造有溫度的教育環境,以實現“學校有夢想,教師有情懷,學生有思想”的教育目標。
李晶特別闡釋了“實”文化的內涵:它并非僵化的教條,而是體現在日常教育教學的扎實行動中——從精心設計的課堂互動,到因材施課的課后輔導。她介紹,學校圍繞“高效課堂建設”“精細管理提升”“民主立校”和“制度管理”四條工作主線,系統推進“實”文化的落地生根。學校一直致力于聚焦課堂改革提升實效,強化隊伍建設突出實干,推行全員育人展現真情,打造特色品牌鑄就實力。
杏壇中學打造“潤澤教育”德育品牌 助力學生多元發展
“我們學校的教育特色是閱讀、書法教育。學校每年4月都舉辦“馥郁書香·涵養性靈”讀書節,我們最喜歡的是飛花令詩詞大賽。”杏壇中學的徐梓軒帶領嘉賓一行走進教學樓。寬敞明亮的自主閱讀區內,典籍盈架。課間時分與午后時光,這里便悄然化身為學子們最鐘愛的精神憩園——他們沉浸于書頁間的馥郁芬芳,在字里行間自在遨游。

據了解,杏壇中學建校以來,著力打造的閱讀、書法教育特色、“互聯網 + 項目式學習”模式育人效果可觀,均取得不錯的發展。學校所有班級都設有“浪花閱讀”讀書角,初一至初三年級每天都會安排專門的閱讀時間,并通過“課前5分鐘演講”活動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興趣與表達能力。

杏壇中學始終秉持 “多元發展,讓每一個孩子走向成功” 的辦學理念,把 “潤” 作為校園文化核心,構建了涵蓋潤德、潤智、潤心、潤行、潤美的多元發展課程,每年都舉辦讀書節、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大型活動,開發了草木染、色之魅、微電影等近20個特色社團,為學生搭建多元發展舞臺。

同時,杏壇中學也非常注重學生身心陽光健康的成長。初四年級主任陳芳分享與學生相處的點滴,她認為除了學業,學校更關注孩子們的成長,面對不同學生,各有“良方”,看著他們眼里有光、腳下有力,再累也甘之如飴。對此,家長周樹青深有感觸:“孩子在杏壇中學,品格、知識、能力各方面都有令人欣喜的蛻變和成長,這些都離不開老師們的無私奉獻,我們看在眼里,感動在心。”

馬山街道海興社區黨總支書記王藝穎通過參觀杏壇中學,收獲很多:“校園電視臺、廣播站的設備也很專業,非常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法治長廊里的內容十分貼近學生生活,講得通俗易懂,特別吸引人。這樣的校園氛圍,不僅能讓學生全面發展,也為社區教育提供了好榜樣。希望學校與社區能多合作,共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更加健康、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

參觀結束后,嘉賓一行進行了座談交流,杏壇中學執行副校長楊慈輝更加深入的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與成果,學校打造“潤澤教育”德育品牌,通過潤心啟智、潤行立范、潤德鑄魂。自建校以來,短短三年時間,杏壇中學的高質量發展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楊校長表示,學校會繼續努力辦好學生優秀、家長稱贊、社會滿意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