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6月8日訊(實習編輯 王辰羽)近日,山東港口煙臺港萊州港公司緊密圍繞“降本增效”工作要求,以自主創新為突破口,對油化品碼頭配電室窗戶防護網實施改造升級,成功攻克防護設施老舊、外協成本高等難題,推動改造成本降低70%以上,安全防護性能顯著提升。


配電室是港口電力供應的重要設施,其窗戶防護網在防小動物侵入、阻隔異物等方面作用關鍵。此前,該配電室采用傳統外協施工模式,存在施工周期長、成本高昂、防護性能不足等弊端,影響電力安全保障的同時,增加成本控制難度。
為破解這一難題,公司油化品作業隊迅速組建技術攻關小組,組織維修骨干集思廣益,結合現場實際深入研討改造方案。經過充分論證,最終確定“自主設計+自主施工”的改造模式。改造過程中,技術人員對16個窗戶進行精準測量,采用鍍鋅鋼管焊接網格結構,創新使用“分段組裝、整體吊裝”工藝。這種“標準化設計+模塊化安裝”的方式,既確保防護強度,又優化施工流程,安裝時間較傳統方式縮短60%,有效提升作業效率。
經實踐檢驗,此次改造僅投入材料成本8000元,較外協施工節約費用2萬余元。在實現顯著經濟效益的同時,為后續設備設施改造積累了經驗。后續,萊州港公司將堅持“節支等同增收,降耗即是創效”的工作理念,聚焦生產一線實際問題,持續開展自主創新活動,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和攻堅克難的韌勁,讓降本增效真正轉化為港口安全生產的堅實保障。
來源:煙臺港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