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程帥星 文 洪昊旸 攝影】孝感市云夢縣是湖北省面積最小的縣,近年來爆發出巨大的文旅能量。今年以來,該縣接待游客量和旅游總收入接連翻番、文旅產業加速崛起。如何做到?
8月27日,大河財立方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湖北站采訪團,來到云夢縣,這個戰國時期的楚國別都正在以文旅新場景煥發新生機。
科技創新助力博物館煥新
云夢睡虎地秦簡被列入“二十世紀中國百項重大考古發現”,秦簡的內容既包括對秦朝法律的記載,也包含普通士兵寫的“中國第一封家書”,一邊是家國情懷的宏大敘事,另一邊是普通百姓的人間煙火。
近年來,云夢縣博物館依托這一寶藏資源,突破傳統靜態展陳模式,投入近5000萬元實施提升工程,打造集歷史傳承、科技互動與文旅消費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地標。新增的AR魔墻、沉浸式展廳和秦簡書寫臺等設施,讓觀眾可以通過XR技術“穿越”秦漢,與歷史人物實時互動,親身體驗簡牘書寫和秦律學習。
湖北省孝感市云夢博物館副館長欒麗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智慧化是本次升級的亮點,“我們引入XR(擴展現實)沉浸體驗區,配備7款頂尖VR內容,觀眾戴上眼鏡即可“穿越時空”,以第一視角對話歷史人物。”
此外,云夢博物館還聯合高校與文創團隊開發的30多款“云夢有喜”系列產品,將秦簡、楚幣等元素轉化為玩偶、香包、帆布包等實用文創,實現文化“帶回家”。2025年1—7月,文創銷售收入突破400萬元,接待研學團隊2萬人次,帶動周邊餐飲、住宿消費增長40%。該館還正在建設楚秦文化街區,提供寫簡牘、嘗秦簡餅干、玩劇本殺等閉環體驗,進一步推動文化資源向消費勢能轉化。
古建新生點亮夜經濟
距離云夢博物館不足一公里,一座新景區——祥云灣旅游度假區拔地而起,成為當地新的“頂流”。
雖然是新景區,但它卻擁有原汁原味的古建筑。祥云灣通過異地搬遷、復建的方式,建起200多棟古建筑,結合3.5萬盞燈光與霧森系統,成為夜間經濟的標桿項目。
該景區整合楚劇、皮影戲、三節龍巡游等傳統非遺與現代電音、泳池派對、劇本殺等年輕化業態,形成“日游古建,夜賞光影”的全天候消費場景。2025年1—7月,祥云灣游客量突破240萬人次,單日最高接待量達5萬人次,夜間消費占比高達72%。
同時,祥云灣通過“邊建邊運營”模式,直接吸納就業1800余人,其中75%為本地居民,間接帶動酒店、餐飲、夜市等800多個崗位。景區已引進187家商戶,涵蓋多地餐飲、非遺手作、漢服旅拍等多業態,在建酒店和民宿將新增1000張床位,形成完整消費鏈。
2025年1—7月,祥云灣及商戶營收達8000萬元,周邊酒店入住率提升35%,縣城餐飲夜市從1條街擴展至3條,消費活力持續釋放。
“去年,我們文博綜合銷售收入突破500萬元,成為文化消費新亮點。祥云灣單日最高接待量達5萬人次,入選‘湖北十大網紅打卡地’。”湖北省孝感市云夢縣文旅局副局長周軍霞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同時,文旅與電競融合成為爆發點,今年舉辦的‘王者榮耀’全國大賽云夢分會場活動2天引流16.3萬人次,直接帶動餐飲住宿消費6100萬元,創下縣域單日消費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