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外國嘉賓(中)在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新聞中心體驗非遺漆扇制作。 |
渤海潮涌,海河歡歌。
天津將在8月31日至9月1日迎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20多位外國領導人和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將聚首海河之濱。天津以籌辦上合組織峰會為重要契機,舉全市之力精心籌備,展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的最新成果。
優化細節做好籌備工作——
上合組織峰會將首次實現場館全綠電供應
繼上海、北京、青島之后,天津成為第四座舉辦上合組織峰會的中國城市。
8月28日,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新聞中心正式開放運營。新聞中心包含綜合服務區、新聞發布區、科技文化互動展示區等八大主要功能區。在科技文化互動展示區,沉浸式裸眼3D大屏將上合組織成員國的風景名勝展現在眼前,AI數字人快速生成多場景即時播報,榫卯、漆扇、曾氏華服、泥人張、楊柳青年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光彩……創意新穎、內容豐富的展示吸引大家參觀體驗。
哈薩克斯坦總統廣播電視總局旗下絲路電視臺主編阿依努爾·伊曼加利和同事們一走進新聞中心,就被交互式人形機器人“小合”吸引,上前用俄語和“小合”交談起來。“這是我第二次來到中國。”阿依努爾·伊曼加利告訴本報記者,她非常關注上合組織成員國各領域務實合作,希望天津峰會促成更多合作成果,也希望自己這次能深入了解中國最新發展成就和天津的歷史文化。
峰會開幕在即,天津城市景觀布置一新,體現上合組織元素的旗幟掛滿主干道路兩側,“當好東道主·同心迎上合”等標識醒目可見,賞心悅目的花籃點綴在大街小巷。
8月19日起,“海河之夜”燈光秀常態化點亮,體現天津元素的建筑、橋梁、碼頭、地標繪入城市夜景長卷,中國與上合組織國家的城市地標、人文景觀以及中歐班列、天津港等元素在光影中一一展現。
秉持簡約、集約、節約的辦會理念,天津峰會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就緒。從優化場館與城市功能,到精細化、智能化的接待服務與會務保障,再到精心打造的文化游、科技游等城市參訪路線,與會嘉賓將實地感受中國氣派和天津特色。“天津峰會吸引近3000名記者報名注冊,其中境外媒體記者1000余名,境內媒體記者1900余名。”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馬波介紹,“各國媒體朋友可以通過新聞報道和參訪,體驗天津生活,觸摸中國脈動,傳播‘上合聲音’。”
2025年是“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年”,聚焦發展動能推陳出新。這一理念同樣體現在峰會的籌備細節中:前不久,在天津市綠電綠證服務中心協助下,峰會場館方與天津本地新能源企業完成綠電交易,達成交易電量100萬千瓦時,實現會議期間全部活動場館100%綠色電力供應,這也是上合組織峰會首次實現場館全綠電供應。天津市綠電綠證服務中心還積極推動機場、高鐵站、海河游船等重要服務場所購買綠證2250張,折合綠電電量225萬千瓦時,將額外降低標準煤消耗720噸,減排二氧化碳1794噸。“我們在以往重大活動場館使用綠電的基礎上,又向本次峰會涉及的其他服務場所進行了拓展。”國網天津電力調控中心水電及新能源處副處長劉頌說。
拓展合作取得顯著成果——
今年前7個月天津市對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2%
8月28日上午,天津新港北站,高大的龍門吊將55個集裝箱裝滿貨物。10時,隨著一聲鳴笛,這列滿載醫藥、電器、食品的中歐(中亞)班列正式啟程,將由內蒙古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出境,預計8天抵達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這是今年以來,國鐵北京局在天津地區開行的第464列中歐(中亞)班列。“時效高、成本低、安全穩定的中歐(中亞)班列,讓更多產品走進沿線國家。”天津東疆國際班列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歡向記者介紹。
作為峰會舉辦地,天津近年來持續加強與上合組織國家的經貿往來,積極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務實合作成果顯著。
天津港是“一帶一路”的海陸交匯點。“天津港集團近年來積極發揮區位優勢,大力推動中歐、中亞班列發展,暢通中國與其他上合組織成員國的貿易通道。”天津港集團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維東介紹,目前天津港已開通至二連浩特、阿拉山口及霍爾果斯的中歐、中亞班列,運量規模常年位居沿海港口前列。
從4月的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投資促進活動,到7月的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再到“世界市長對話·上合峰會城市”和上合組織國家文明對話等,天津舉辦多場配套活動,為上合組織國家合作搭建平臺,不斷拓展上合“朋友圈”。
位于靜海區的凱諾實業有限公司是全國卡箍行業的龍頭企業,研發產品是車輛、船舶、建筑等諸多領域的關鍵基礎零部件,擁有60多項專利技術,年銷售額6億元人民幣。今年以來,企業向7個上合組織國家出口不同類型的卡箍達114噸。“今年我們新增了吉爾吉斯斯坦客戶,享受到了相關經貿合作的便利化成果。相信未來在上合組織國家的市場前景將越來越好。”企業負責人表示。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天津市對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總額達53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
人文交流促民心相通——
以飽滿熱情讓各國來賓感受天津的魅力
“上合國家青年相聚相知,就如同文化萬花筒中的多彩碎片,在相互借鑒與交流中共同構成了和諧美好的圖景。未來我將繼續努力,積極投身文明交流互鑒的事業,成為一名優秀的文化交流使者。”8月初,烏茲別克斯坦學生愛華在天津舉辦的“上合之約·絲路津彩”上合組織國家青年學生“萬花筒”文化市集暨“漢語橋”上合之約校長和學生訪華團歡迎儀式上表示。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天津師范大學部校共建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鐘英華表示,為營造良好氛圍,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與天津師范大學共邀上合組織國家40名校長、100名青年學生來津,舉辦“萬花筒”多彩文化沉浸分享活動。他們編撰出版了“故事里的中國”系列叢書新作——《天津:渤海明珠魅力之都》(中英雙語版),方便海內外朋友讀懂天津,感受天津城市發展和文化魅力。
8月23日,濱海新區泰達街道在華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喜迎上合 共話情誼——凝聚合作力量,續寫友好華章”活動。來自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的外籍友人攜手社區志愿者40余人,齊聚華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共同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我們希望讓外籍友人更加了解天津,愛上天津、愛上中國,也希望上合組織國家的朋友們能多來天津,把友誼傳遞下去。”泰達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迎上合 展風采 爭做文明有禮天津人”群眾性主題活動,天津把籌備峰會與服務群眾結合起來,依靠群眾,形成近者悅、遠者來的良好環境,共同營造支持峰會、服務峰會的濃厚氛圍。
峰會期間,來自天津高校的近千名青年志愿者將在50多個崗位開展工作。8月8日,在南開大學津南校區舉行的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青年志愿者上崗儀式上,青年志愿者代表帶領全體志愿者莊嚴宣誓。“期待通過此次峰會,將天津的熱情和溫度展現給世界。”志愿者代表、南開大學文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魏昊宇說,“志愿者將以飽滿的熱情為峰會貢獻青春力量,讓各國來賓感受到天津的魅力。”
(本報記者王遠、強薇、屈佩、李欣怡、李安琪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