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月5日訊(通訊員 姜鋒 孫鳳麗) “十三五”期間,煙臺萊州市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各項惠民便民政策惠及百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穩步上升。先后榮獲國家級“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范縣”、新一輪“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示范單位”“中國人口報新聞宣傳先進單位”“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市”“敬老養老服務示范市”“煙臺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科學配備醫療資源
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編制《萊州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年)》,在煙臺率先建立起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率先實行了高層次人才自主招聘,率先實施了新的績效考核分配機制。全萊州市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全覆蓋;依托萊州市人民醫院,完成縣級危急重癥孕產婦和新生兒兩個救治中心建設,在萊州市人民醫院和市婦幼保健院同步推進了山東省新生兒重癥監護能力提升項目。深入實施了“掛大靠強”和“做大做強”戰略,加快與省級大院接軌步伐。
推動醫療提檔擴面
實現醫療衛生業態升級
萊州市人民醫院、萊州市中醫醫院入選國家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500強醫院(中醫醫院)行列,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是全省縣級最大的精神衛生防治機構,5家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完成等級晉升。改造鎮街衛生院5處、新建(改擴建)農村衛生室6處,健全衛生健康三級服務網絡,初步形成公立醫療機構差異化發展模式。截至2019年末,全萊州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924所,全萊州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擁有萬元以上診療設備4173臺套。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全面擔起疫情防控主力軍職責
科學指導全萊州市傳染病防控工作,組織研發“萊州疫情信息上報系統”“集中隔離人員管理系統”“集中隔離(居住)人員健康監測系統”“解除隔離醫學觀察自動查詢系統”“防疫物資發放管理系統”,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為疫情防控提供精準數據支撐。組織46名專業人員,成立4支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服務隊伍,開展“治療+咨詢+志愿”服務。實施萊州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擴建工程,建設萊州市婦幼保健院和市第二人民醫院發熱門診,繼續延伸公共衛生應急監測“前哨”。已完成550萬元實驗室設備配置,試驗室面積由800平方米增加到1200平方米左右,同時增設標準化PCR實驗室。
狠抓改革攻堅
破解衛生健康發展難題
以破除“以藥養醫”、建立新的補償機制和運行機制為突破口,順利實現政府舉辦醫療機構綜合改革全覆蓋。全萊州市成立了家庭醫生服務團隊247個,家庭醫生簽約達到了50萬人次。在煙臺首家建立遠程胎心監護系統,新增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及孕早期規范化胎兒超聲檢查。將全萊州市20處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整為15處,實現了“每個鎮建好1處衛生院、街道每3—10萬人口設置1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設目標,盤活了基層醫療衛生資源,降低了鎮街衛生院運行成本。
加強人才培養
提升醫療技術能力建設
深化了學術交流和崗位練兵活動,舉辦全萊州市大型學術交流研討活動100多場次;在8個領域組織開展了全員技能比武活動,以“雙招雙引”為抓手,借助智力優勢,自主招聘引進高層次人才106人。全面實施醫療技術和學術氛圍“雙提升”行動,煙臺市120急救聯網醫院達到7家。每年對全萊州市在崗鄉村醫生進行了定期培訓考核,推進基層醫療人才定向培養,從2017年起在省屬醫學高等院校實施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教育,累計申請免費醫學生及專科公費醫學生40余人,已確定分配省免費醫學生10人。
倡樹先進典型
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全面開展醫療援鄂、援藏、援黔、援島以及萊州·寧津醫療協作等工作,開展“百名專家聯鎮街千名醫生下基層健康服務入萬家”活動。建立電子居民健康檔案65.16萬人,完成老年人群免費健康體檢7.5萬名,適齡婦女宮頸癌、乳腺癌免費篩查各1.5萬人。深入推進健康扶貧,為7079名貧困人口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免費健康體檢6624人,四類慢病貧困人口隨訪12615人次。每年組織國際護士節、中國醫師節等表彰活動,倡樹先進典型,發揮榜樣力量,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