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膠東半島的山海之間,煙臺這片沃土孕育了無數傳奇。其中,魯花集團的崛起,恰如一部濃縮的地方產業成長史——
從萊陽姜疃鎮一間瀕臨倒閉的物資站,到如今橫跨食用油、調味品、農業科技的現代化企業集團,魯花與煙臺相互成就,在四十載歲月中書寫了一段“產業興則城市興”的動人篇章。
獨創5S物理壓榨工藝、引領高油酸品類消費升級、布局多元化健康產品線……魯花深耕于花生產業鏈的全過程,用技術創新和民族品牌推動并引領著中國花生油產業高質量發展。
到今天,魯花集團已經帶動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發展花生種植基地1000多萬畝,高油酸花生種植基地10余萬畝。這些基地每年為農民創造收入50多億元,帶動1000多萬農民增收致富,并吸納7000多名農民到企業務工,帶動當地及周邊地區運輸業、餐飲業等第三產業吸納從業人員1萬多人。
“中國味 魯花香”見證了魯花走出煙臺走向全國,從無到有日益壯大的光輝歲月,也刻畫了煙臺產業發展的生動脈搏。
獨創5S物理壓榨工藝 引領食用油工藝發展
曾經,中國的食用油市場由益海嘉里和中糧兩大巨頭把持。它們身世顯赫,一個外資,一個央企,挾金龍魚和福臨門兩大招牌號令天下。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魯花的出現才打破了這一格局。
這個從鄉村里走出的民營企業,短短數年便崛起為食用油市場的第三極,雄踞花生油第一品牌,令對手側目。
1983年的煙臺農村,改革春風初至,卻難掩物資匱乏的窘迫。萊陽姜疃鎮物資站里,四間平房、7名員工守著一堆滯銷的農資,半年換一任站長的記錄成了沒人敢接的燙手山芋。此時,曾在東北扛過木頭、骨子里透著倔強的孫孟全走了進來,成為這個爛攤子的新掌舵人。
“背靠黃土地,應該扎根農村,服務農民,而服務農民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農產品。”于是,孫孟全砍掉水泥、建材等不接地氣的項目,一門心思扎進農產品購銷。上任第一年,孫孟全就扭虧為盈。
彼時的煙臺,作為山東花生產區的核心,卻面臨“好花生賣不出好價錢”的困境。膠東半島的沙質土壤盛產優質花生,但缺乏深加工的能力,農民只能低價出售原料。1986年,孫孟全在物資站的基礎上創辦了魯花植物油廠。
傳統土法榨油黃曲霉毒素超標,化學浸出法又丟了營養和香味,且含有化學殘留,如何讓家鄉的花生油既安全又香醇?
帶著這股子勁兒,孫孟全帶著技術員在廠房的地下挖了間“實驗室”,披星戴月地研究起來。他廣發“英雄帖”,誠邀全國各地專家,只要有技術,能降低黃曲霉毒素,就請他們來指導,并安排公司的技術人員跟著學習、研究。在經過長達6年的攻堅克難,無數次的挫敗后,付出終于有了回報。
1992年,當第一桶“未檢出”黃曲霉毒素的花生油從生產線流出時,整個工廠沸騰了。創造這一奇跡的,是如今載入史冊、被魯花人稱為“5S物理壓榨工藝”的獨門絕技。該工藝由焙炒生香技術、物理壓榨技術、無水脫磷技術、去除黃曲霉毒素技術、恒溫儲存技術五大環節組成,全程無化學添加,也不存在溶劑殘留,既去除了黃曲霉毒素,又留住了花生固有的濃香。
“5S物理壓榨工藝”橫空出世后,國家有關部門多次組織專家組進行科技成果論證。結論是,該工藝科技含量高,是世界領先的食用油制造工藝,填補了國內外空白,引領了我國食用油工藝發展的方向。
當魯花向外界宣布這一科研成果時,世界專家都震驚了。他們沒想到,這個困擾行業多年的難題,竟被中國一家民營企業攻克了。煙臺從此有了叫板國際品牌的底氣。
2013年,魯花憑借這一核心工藝,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拿下了食用油行業的最高榮耀。
培育優質種子“芯片” 端穩中國人的油瓶子
產品憑質量,好品憑厚道。
為了管控品質,魯花從源頭抓起,在各地設置原料信息員,深入田間地頭,跟蹤花生的長勢。他們還斥巨資,引進全球最先進的花生綜合檢測儀。進入魯花的原料,加工時都有詳細的跟蹤記錄,以確保每一個批次都可以溯源。
在生產過程中,魯花只榨取第一道花生原汁。生產出來的油還要經過嚴格檢測,每批必檢。自1992年問世以來,從未在相關部門的抽檢中出現質量問題,被評為“國家級放心油”。
一瓶小小的食用油,承載著億萬消費者舌尖上的健康與安全,想要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必須依賴于不斷創新。
油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天然的抗氧化作用,可有效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為了讓中國老百姓吃上更加健康而且美味的好油,魯花集團決定給花生油再來一次創新與變革,讓它的油酸含量提上來。
這次創新與變革要從花生種子開始。
為打好種子保衛戰,魯花集團于2009年成立了農業科技推廣公司,積極擴展在育種、科研方面的布局,推動國際先進的高油酸花生品種的研發,掌握花生產業鏈的核心技術,為中國花生產業爭奪未來的話語權。
2012年,魯花開始培育油酸含量更高的花生新品種。從試種情況來看,魯花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已達80%,而且產量也提高了30%以上。2013年以來,魯花又研發了一系列具有“高油酸、高產量、高含油量”花生新品種10多個。這些適合國內不同地區種植的高油酸花生良種繁育基地已發展10萬多畝、種植基地1000多萬畝。優質花生基地的建設,徹底從源頭保障了花生油的食用安全。
2017年以來,魯花連續投資14億元,引進先進設備的同時,完成了近千套加工設備的升級改造,新增產能15萬噸,提高出油率5%以上,成功推出了以高油酸花生油為主的系列高端食用油新產品。產品因其香味濃郁,營養價值更高,深受消費者青睞。
這對花生產業來說,是一個革命性的巨變。對中國乃至世界食用油產業而言,這也是一種革命性的變化。
產業報國初心不變 多元化布局健康產品線
一手牽著消費者,以科技創新持續提升產品品質;一手托著上游的花生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致富……魯花集團不斷滿足消費者對于高品質食用油的需要,進一步向多品種、多領域邁進,形成多產業共同發展的格局。
近年來,調味品板塊是魯花增長迅速的一個板塊。魯花集團通過與國際專業研發機構合作,歷經10年的辛勤努力,精心培育出釀造醬油的重要元素——魯花醬香菌。魯花自然鮮醬香醬油一經問世,便在國際品質評鑒大會上擊敗日本知名品牌奪得金獎。
2018年,魯花集團在素有中國第一麥的河南延津縣建立了生產基地。基地采用國際最先進的設備,甄選全球優質高活性小麥為原料,通過低溫輕研細磨工藝,生產出獨具天然麥香味的0添加活性小麥粉系列產品。2022年,該“微發酵活性面條加工關鍵技術”經專家鑒定,整體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開啟了由掛面轉為面條的制面新時代,迅速成為了中國億萬家庭的熱寵。
農業科技的突破,更讓魯花與煙臺的聯系愈發緊密。針對化肥濫用導致的土壤退化問題,魯花集團經過若干次的科研技術攻關,從花生油加工完后的副產品餅干、餅粕中提取花生蛋白肽,用蛋白肽生產水溶肥,施用后可修復由于長期使用化肥而板結的土壤,提高土地肥力。2024年,山東魯花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煙臺成立,這款被命名為“樂地生”的肥料,通過多年施用試驗,經專家測產顯示,該水溶肥可使農作物增產10%到20%。由此,魯花集團實現了花生全產業鏈綠色循環模式。
產業的壯大反哺著城市發展。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多年來,魯花集團與農民心手相牽,不但培育了優良的高油酸花生種子,在全國建立良種基地,還為廣大花生種植戶提供了花生種植、技術指導、保險服務、保價收購、現結現付等全程精準式服務。
2025年的魯花,已從單一的花生油企業發展為涵蓋食用油、調味品、農業科技的綜合性集團,擁有47個生產基地,食用油年生產能力150萬噸,調味品年生產能力30萬噸,米、面年加工能力50萬噸。年銷售收入連續30多年持續增長,目前已達數百億元。
從姜疃鎮物資站到國際化企業,魯花的每一步都踩著煙臺發展的鼓點。站在新起點上,魯花與煙臺的故事仍在續寫:就像膠東半島的山海相依,企業與城市相互滋養,在時代浪潮中共同書寫著產業興邦、實業報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