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對外開放,成就了煙臺的昨天,左右著煙臺的今天,決定著煙臺的明天。
回望煙臺的發展,“開放”早已成為根植在骨子里的基因。1984年5月,煙臺被確定為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此后,煙臺搶抓機遇,在全國先行探索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內率先與APEC“握手”,保稅港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一系列重大部署落地,初步構建起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伴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煙臺用敢為人先、拔節生長的創新實踐,書寫了“一路生花”的開放發展歷程。
站上對外開放最前沿
這注定是煙臺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紀要》,正式確定大連、天津、煙臺等14市為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煙臺站到了對外開放的最前沿。
此后,煙臺的開放步伐邁得扎實又穩健:1984年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煙臺香港彩色攝影有限公司落戶;1985年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奠基開工,當年就引進全國首批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家合資企業煙臺亞東標準件有限公司……這些“第一”成為煙臺開放發展的“星星之火”,并逐漸發展成為“燎原之勢”。
令人驚嘆的開放實踐,還在上演——
2017年12月15日,國務院批復設立中韓(煙臺)產業園。2019年8月2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煙臺成為山東自貿區三大片區之一,將先行先試,全力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今年上半年,漢高集團建設的“鯤鵬工廠”開始試生產,這是漢高集團在國內最大規模的高端膠黏劑生產基地,也是漢高集團在煙臺第五次增資擴產。
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用行動給煙臺投下了信任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有1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煙投資興業,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系。
正是抓住了成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的重大機遇,41年間,煙臺的進出口總額從最初的不足2.1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4723.4億元。今年上半年,煙臺的進出口規模更是歷史同期首次突破2500億元。
開放的每一次歷史進程,都給城市帶來了新變化。打開開放大門,煙臺正以更加從容的節奏闊步向前、擁抱世界。
走出去布局全球
開放,讓煙臺因世界而躍升,也讓世界因煙臺而精彩。
塞爾維亞時間2019年3月30日,在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的見證下,玲瓏輪胎歐洲工廠在塞爾維亞茲雷尼亞寧市舉行開工儀式。這是中國輪胎首個歐洲工廠項目,標志著玲瓏全球化產業布局取得戰略性突破。
與玲瓏輪胎一樣,煙企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在世界各國布局落子。
——萬華集團跨國收購了匈牙利寶思德化學公司。目前,已經有多家中國企業入駐合作區,同時還吸引了來自美、法、德等十幾個國家的企業入駐。
——煙臺港在幾內亞建設運營博凱內港,聯合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新加坡韋立國際集團等在幾內亞成立“贏聯盟”,共同建設一條從幾內亞到中國的全產業物流鏈條,為中國鋁業奪回鋁礬土市場話語權。
——煙建集團在馬來西亞開發了LPR項目,在秘魯開發了610大廈項目和1011大廈項目,先后與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家開展進出口業務,實現了由海外業務“參與者”到“領跑者”的跨越式發展。
另外,冰輪集團、東方電子等企業也積極走出去布局全球。
走出去,天地寬。越來越多的煙企紛紛“出海”,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持續提升自身競爭力和在全球經濟中的顯示度。
國際朋友圈持續擴容
今天的煙臺,朋友圈越來越大,共贏之路也越走越寬。
2024年12月17日7時35分,中國東方航空的MU5050航班平穩降落在煙臺蓬萊國際機場,59位韓國籍旅客順利免簽入境,成為煙臺空港口岸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實施以來的首批免簽過境旅客。據統計,這一政策實施以來,煙臺機場出入境外國人達106457人次,同比增長13.6%。
國際影響力持續放大。2024年11月13日,在“國際零碳島嶼合作倡議”發布會上,煙臺代表32個國內外島嶼城市、國際組織等發起單位,向全球發出《國際零碳島嶼合作倡議》,探索成立國際零碳島嶼合作組織;在11月30日舉行的海上絲綢之路城市影響力市長交流大會上,煙臺市首次入圍年度十大影響力城市榜單,并作為唯一的國內城市進行案例分享。
國際“朋友圈”也在持續擴容。2024年6月19日下午,煙臺市與西班牙希洪市舉行了締結友好合作關系簽約儀式,兩市正式結好;9月23日舉行的“煙臺—島嶼國家綠色低碳發展交流大會”上,煙臺市分別與圭亞那合作共和國喬治敦市、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科洛尼亞市簽署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協議。至此,煙臺已與28個國家的54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站在歷史的肩膀上,煙臺這座蘊藏著開放基因的濱海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勇氣與決心投身到新一輪的開放發展大潮中,劈波斬浪,奮楫爭先,在更大范圍走向世界、在更高層次融入世界。